企业大学发展取决于企业“一把手”的重视程度

  2016年,是中国企业大学的“弱冠”之年,

  但业界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从中国移动学院了解到,作为中国移动的内部教学培训机构,他们承担着培育企业管理、技术和业务人才的工作任务,但是对于与此紧密相连的企业发展战略,学院却要小心翼翼地保持距离,以免触及发展战略部门或者人力资源部门的分工。

 “企业大学应该在企业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仍未形成共识。”

中国企业大学联席会秘书长李桂云表示。

  在经历了创建热潮之后,企业开始慢慢地归于理性。

  与此同时,定位不清、价值难以体现、边缘化等更多深层次问题也随之浮现。

企业大学究竟该何去何从?

  

  每个工作日增加3所企业大学

  摩托罗拉大学创始人之一、亚洲企业大学联盟创始人普瑞姆·库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几年前其在山西平遥的一个钱庄发现了一面17世纪的墙,上面写的内容全部与企业大学相关。因此,他认定,早在三四百年前,中国就有了企业大学的概念。

  然而,现代意义上的企业大学却源自西方。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企业大学”仍然属于舶来品。

  1993年,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成立,企业大学的概念首次被引入中国。之后,西门子学院和爱立信学院相继成立。

  “这就带动了中国企业的自主教育意识开始觉醒。”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谷来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随后,一批中国本土的企业大学开始创立。

  1998年,中国第一家本土企业大学海信学院创立;

  同年9月,中国首家企业自办的高等学校——春兰学院正式开学。

  这成为中国企业大学发展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意味着中国的企业培训进入了企业自主教育时期,创建企业大学成为一种潮流。

  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提供给的数据显示,1998~2008年的十年间,中国本土的企业大学增加了171所。

  “海尔大学、用友学院、中国电信学院、国航大学等众多知名企业的企业大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李桂云说。

  

  在起步阶段,企业大学的创办主体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

  一方面是因为国企实力雄厚,但更重要的是企业大学为这些体量庞大的国企、央企建立起了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

  而在2004~2005年间,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企业大学开始大规模增加。

  2008年之后,中国的企业大学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2012年期间,平均每年有236所企业大学创立。截至2012年底,中国的企业大学数量达到1186家。

  “现在中国企业大学的数量已经超过2000家,而且平均每个工作日就会新增约3所企业大学。”谷来丰说。

  李桂云则称,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近80%拥有或正在创建企业大学。 

  

人才库+智库

  对于企业来说,设立企业大学的原因不尽相同。

  但一个整体趋势是:

  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才培养梯队建设将成为其战略发展内容之一。

  而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培训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也将更贴近企业文化、品牌价值传播等,这就必然要承担更多战略上的职能。

  “这个时候,很多企业会选择创办企业大学。”李桂云说。

  另一方面,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为减轻企业负担,原本脱胎于企业的技工学校、职工学校被逐渐从企业分离。

  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在培养大批人才的同时,也滋生了重学历、重理论,轻能力、轻实践的社会风气。这就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很难立即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因此,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不得不成立自己的职工培训机构,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人才。”李桂云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杨进则认为,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时代,目前的学校教育只满足了人们职前教育的需求,职工就业后的学习教育则需要企业承担。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为企业培养可用的人才是大多数企业大学创立的初衷

  谷来丰指出,中国的企业大学偏重于对企业管理者的培养。以中国移动学院为例,其定位就是为中国移动培育中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

  而国外的企业大学则注重合作伙伴、关键客户的培训,更多的是发挥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及对外交流的作用。

  李桂云也坦承,目前中国绝大部分企业大学的实际工作还处于为企业提供内部培训及人才培养的发展阶段。

  比如在一些大型央企,企业大学成为企业理念和思想的宣贯阵地。

  以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为例,其培训中心的目标和宗旨就明确提出,要服务于中储粮事业的发展。

  但是,随着企业大学实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大学在企业文化传承、战略推进、知识管理、创新平台、领导力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因此,一些企业将企业大学定位为公司的发展研究院,赋予了其企业发展智库的功能。如在海信学院的业务定位中,集团的研究中心、管理推动中心、交流中心等赫然在列。

  

“一把手”工程

  企业大学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如何定位。

  在谷来丰看来,战略规划薄弱是中国企业大学在运行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很多中国的企业大学,没有解决好其“以什么身份在组织内立足”的问题就匆匆开课。

  据谷来丰介绍,其在企业调研的过程中观察到,一些管理者对企业大学在企业中的定位十分模糊,当被问及企业大学与之前的培训中心有何不同时,管理者竟称,“先把牌子挂起来,业务上先按照培训中心来,慢慢再考虑如何进行功能拓展。”

  李桂云则认为,企业大学的办学效果如何,与校长们的业务能力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企业大学的校长们既要懂教学规律,又要深刻理解企业的发展战略,了解企业的需求。

  李桂云介绍说,企业大学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等院校,但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成熟的课程体系。要更好地进行课程体系开发和建设,校长们就要懂教学,掌握课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规律。而作为直接服务于企业发展的教育培训,其课程系统应该基于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人才培养需求和长远发展需求。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中国企业大学的校长群体中,这样的复合型人才还不多。”李桂云说。

  她强调,企业大学究竟能不能办好,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一把手”的重视程度。

  企业大学作为企业内部的非营利性部门,不仅需要大量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投入,还需要长期的人力和师资投入,“建设成本巨大,但是显性产出却又十分有限。”李桂云告诉本刊记者。

  因此,企业大学建设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工程。只有企业的“一把手”重视了,企业大学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才能组建专业的人员队伍搞建设,也才能真正地发挥其培训和智库的双重作用。

  以中粮集团为例。2005年,在时任中粮集团董事长的宁高宁推动下,中粮集团开始向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转型。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工程,不仅涉及业务调整,还涉及企业的商业模式、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等的转变,甚至企业文化和职工的思维方式都要面临巨大改变。

  中粮集团依托其企业大学忠良书院,将培训作为推动企业转型的切入点。

  据李桂云介绍,由于宁高宁的高度重视,中粮集团各个区域的“一把手”都是所在单位的培训师,十分重视企业大学的培训。

  “中粮近几年的成功转型和发展,忠良书院的培训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桂云认为。

  

被边缘化的部门

  然而,在业界看来,

  相对于中国企业大学超过2000家的体量来说,真正像忠良书院一样的案例还太少。